中文

English

细胞培养污染防控方案 - 利来国际

发布时间:2025-03-16   信息来源:欧阳莺海

在生物医学领域,确保实验室的无菌环境至关重要。以下是在细胞培养中进行消毒和灭菌的有效策略:

细胞培养污染防控方案 - 利来国际

1. 物品与用品的消毒与灭菌

细胞培养所需的器材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,所有溶液的灭菌过程也应仔细处理。在进行样本取样后,需等待一周以确认无菌状态后,才能开始使用相关材料。同时,在无菌过滤操作时,随着滤过体积的增加,滤膜破损的风险也随之上升,因此应优先检测最后过滤的液体。此外,应定期对二氧化碳培养箱进行消毒。具体操作包括:用75%的酒精擦拭培养箱表面,并使用可移动的紫外灯消毒至少30分钟;在培养箱水槽中加入经过高压灭菌的超纯水以保持湿度,或者准备300ml饱和硫酸铜混合3L灭菌超纯水以制备硫酸铜溶液用于水槽中。

2. 抗生素的使用

由于不同抗生素对各类微生物的作用各异,联合使用通常优于单一使用,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优于污染后使用。然而,反复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,并对细胞本身造成负面影响。因此,为了避免抗药细菌的产生,应定期更换培养系统中的抗生素,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。

3. 操作者的注意事项

利来国际建议操作者在进入无菌室前务必洗手,并穿戴好隔离衣。在操作前,使用75%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、瓶口和火焰灼烧的瓶口。操作者的动作应轻柔,安装吸管帽、打开以及封闭瓶口等操作应在火焰旁进行。但需注意,金属器械不应在火焰中长时间烘烤,以免退火;已烧过的器械在使用前应先冷却;若吸管已吸取培养液,其后不能在火焰中加热,以防残留成分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。此外,胶塞、橡皮乳头及塑料培养用品不可长时间在火焰中处理,以免产生有毒气体,也会导致塑料变形影响使用。

在操作时,最好避免谈话或咳嗽,以减少唾液和呼出的气流造成的污染。同时,打开培养液的时间不宜过早,开瓶后的培养液应保持斜位,避免直立以防止细菌落入。未使用的培养液应立即密封,处理细胞前应尽量避免暴露在空气中。操作完毕后,应及时整理工作台,用消毒水浸泡的纱布擦拭台面。

在吸取培养液和细胞悬液时,需专管专用,一旦发现吸管口接触了手或其他污染物,必须果断丢弃,以防止交叉污染。

4. 防止细胞交叉污染

所有转移和自建的细胞系应保持充足的冻存储备,以备怀疑发生交叉污染时进行细胞遗传学鉴定。若发现原有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,可恢复使用早期冻存的细胞。同时,重要细胞系的传代工作应由两名人员独立完成。

5. 无菌室的彻底消毒

在无菌室中应使用新洁尔灭进行全面清洗。使用前需稀释并即时使用。与酒精相比,新洁尔灭的成本低廉,500ml仅需5元,且可以稀释50倍,而同样剂量的酒精价格可能是几倍于此。

甲醛熏蒸法也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式,因其广谱灭菌特性,对多种微生物有效。市售甲醛水溶液浓度一般在37-40%。主要用法有两种:一是熏蒸消毒,使用10~15ml甲醛处理每立方米空间,需密闭门窗至少4小时;二是自然挥发,较大量的甲醛水溶液放入敞开的容器中,保持室内温度在18摄氏度以上,并喷水保持湿度在70%以上,经过16小时可达到稳定消毒效果。由于甲醛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,操作时务必佩戴防毒面具。